优化课堂教学,遇见如歌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仁泽学校小学部四年级语文组 参加“名家走进盘龙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12-15 来源:原创 浏览:5453次


品文字之美,研语言精妙,遇见如歌语文,遇见诗意课堂。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材文本解读能力,盘龙区开展了“双减”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遇见如歌语文——;“名师进盘龙”教学研讨活动,特邀全国“十大”青年名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彭才华老师作为专家莅临指导。冬日渐深,寒意渐浓,瑟瑟的冷风不能阻挡老师们的学习热情。12月13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仁泽学校小学部四年级语文组老师们在备课组长杨冬涵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相聚明通小学,共学共研共长。

图片1.png

首先由盘龙区骨干教师夏选萍老师带来示范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夏老师先从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讲起,讲述了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图片2.png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学生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夏老师的讲解之下,同学们也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图片3.png

其次由全国“十大青年名师”彭才华老师带来展示课《清平乐,;村居》。彭老师在教学本首词时,并不只是浅显地理解词的表层含义,在学生理解了诗意之后,彭老师通过贯穿全文的“溪”字的引导,小小的溪曲曲折折,欢快流淌,却寄托了辛弃疾渴望安宁的心意。

图片4.png

通过刘勰《文心雕龙》“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的质疑,让学生体会换字后词意不变,却骤失韵味,体会关键字的运用对文章的烘托,让学生体会到了《清平乐.村居》作者旁观溪边人家的家常之乐的羡慕。彭老师抓住重要的词,带领学生发现它的秘密。随后话锋骤转,拓展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出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要求学生抓关键词,理解词的意境。两首词意境迥异,却是那个时代的烙印,作者许多无言之说都寄托其中,通过学生的再一次品读,读出了诗外之意,读出了一份忧国忧民之情。小溪人家生活的安宁,寄托着辛弃疾渴望国之安定,这种小家的和美,越衬托国之安定的渴求。

图片5.png         两种意境的碰撞,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由家-国-溪之安才汇成一个大圆,代表辛弃疾渴望的圆满。最后由《国家》这首歌结尾,余韵悠长,在场的学生、听课的老师,在彭老师轻轻的“下课”声中,依然恍若梦境,回不过神来,此震撼无法言喻。

接着,彭老师给现场的老师们做了名为《传统文化教学的三重境界》的讲座。

图片6.png

声音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图片7.png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姚鼐

情感表现于文字意义的少,表现于语文腔调的多。——朱光潜

彭老师认为古诗词学习有三个学段。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彭老师还提示了在场的老师们:一首词韵脚的设置对于词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有着非同小可的辅助作用。不同的韵脚传达不同的情绪,一字出口,莫不带着固有的情绪,影响着词境,影响着心境。韵脚一变,情绪必然要变。在这样的对比诵读中,学生自然而然能对诗词如歌的音律有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真切体验。

图像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图片8.png

“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彭老师认为,好诗必会创造“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让它们新鲜生动地突现于读者眼前;作为读者,自然不应辜负了作者这番心意,要以自己的“直觉”,“见”到这画境、戏景。只有这样,才算是“会心”;只有这样,才算是享受诗词。怎样才能“见”到?

①练好范读;

②沉入诗句;

③精选配乐。

三、人格境界:“见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图片9.png

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顾随

彭老师说,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丰厚的遗产,作者所表现的既是作者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情感,也表现了作者的品格、修养和抱负。“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如镜。诗歌与人格,互为映照。还原与对比,看见诗人。最后,彭老师引用了朱光潜先生的话结束了上午的讲座。“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

下午继续聆听了彭才华老师执教的《斑斓》习作课和讲座《广 快作文,让学生踏上习作的快车道》。彭老师从一幅一年级孩子的看图说话入手,让学生写片段。接着让学生通过曹文轩的话和《翠鸟》《火烧云》等片段,让学生为自己的话加上色彩的词语。

想一想哪些诗颜色多?学生提到了毛泽东写的《菩萨蛮》中的“橙黄绿青蓝紫”。彭老师出示了有25个颜色词的片段,让学生来读、感知。有一些词语是自己可以创造的:看到颜色和什么有关,我们就可以变成什么样的颜色词。彭老师出示六张带颜色的图,让学生想它和什么颜色是一样的,那就写这些词,班上的孩子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词语,比如雪白、太阳红,番茄红等等个性化词语。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学生看着图画来选择这个空应该填什么字,学生有的猜“红”,有的猜“赤色”,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燃”,“为什么是“燃”字?”“因为红的像火燃起来一样”。在师生的一问一答间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白”字和“燃”字作对比。这就教了孩子让色彩“活”起来的第一招就是对比。

第二招是渐变,“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让我们的春天不是一刹那间就到的,而是一天一天发生的变化,慢慢出现的。

第三招是“动”起来。引用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凤尾竹的影子动了起来,一下子就有了画面感。彭老师出示了一幅图画,配上了音乐,让学生运用这三招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看到学生们一点没有觉得困难和痛苦,很快地动笔,仿佛有写不完的话。

老师边巡视边提示“不能想写哪儿就写哪儿,要有顺序”,指导是是润物细无声的。到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是这堂课上的第三次动笔,而且一次比一次写的更好。有很多同学站起来分享自己的文章,老师一一点评了他们文章的优点:有“动”起来的句子“绿意从青山流向绿水”:从角度分的,由近到远;有细节描写的“观察到了水里的颜色明暗的变化”的。

那么是不是颜色只要“多、现、活”就是一篇好文章呢?显然不是的,彭老师出示老舍的文章《骆驼祥子》,它里面就只有一种颜色“灰”。学生知道了这个灰色和主人公的,心情有关。再从身上的颜色,推到主人公的身份,从打扮的变化,命运发生了变化,有了怎样的变化?最后童老师总结“色彩是让你笔下的描写有生命的,有活力的。”

讲座《广 快作文,让学生踏上习作的快车道》是彭老师的课题。他具体分享了可以让所有老师操作的方法:五个人一个小组,每天轮流誊写,周末统一写文章,老师每天批八本作文,写上简单的评语,家长互评,学生互评等等。

彭老师总结出来,作文是夸出来的,只有不断地对学生说“对,就是这样就对了,像这样就对了,学生才会作文越写越好。”

 

彭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层层递进,内容丰富有趣,课件赏心悦目,语言生动幽默,推翻了以往教学的刻板,让慕名前来学习的老师们叹为观止,老师们都被彭才华老师的“才华”所征服。

图片1.png课后,老师们发表了自己的感言。

彭才华老师人如其名,才华横溢,给我们展示了如歌的古诗词应该怎么去教。

首先一开始导入特别精简而富有内涵,通过读题目重点让学生比较了词和诗的区别,精炼简洁又容易记住。

第一部分朗读主要是抓住人物、情感想象画面,让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紧接着就深挖溪字的奥妙,并不像传统课堂讲画面讲情感,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对比小家与大国之间的主题反差,令人震撼。他通过“溪”和“江河湖泊”的对比,通过与辛弃疾其他有溪字的诗歌的互文印证,揭示了这条诗歌中的“清溪”,并不是普通的农居之溪,而是辛弃疾心目中的“桃源之溪”。

第二次深挖,是把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引入课堂,和《清平乐·村居》进行比较阅读。这个比较是主题与诗歌境界的比较,而强烈的主题反差、艺术风格反差,最后在“家国”的统一性中,得到了统一,从而让一首无论怎么看都体现为“清平乐”的小词,有了一个深厚博大的时代背景和生命背景,它的美好也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另外彭老师对于“韵脚”的独特见解也让我颇为受益:一首词韵脚的设置对于词本身所 要表 达的情感有着非同小可的辅助作用。 不同的韵脚传达不同的情绪,一字出口, 莫不带着固有的情绪,影响着词境,影响着心境。韵脚一变,情绪必然要变。在这样的对比诵读中,学生自然而然能对诗词如歌的音律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真切体验。

每一节语文课都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人生境界的一次艺术化守望。“语文如歌”,彭老师的语文教学如歌一样激情澎湃而又美丽动人,如歌一样让人愉悦而又情满胸臆。此次活动,让四年级老师们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定义,为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图/文:四年级语文组

                                                                                                                                                                                                                                                     审  核:杨冬涵            


上一篇:无
下一篇:母爱如光,伴我成长—初二年级母亲节活动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